近日,省工信厅印发2025-2028年工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聚焦锻造高素质工信党员干部队伍,以贯彻福建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8年)和落实福建省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实施方案为重点,结合工信实际,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工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分层分类“量身定制”, 精准对接培训需求
打破“一刀切”学习模式,对培训对象进行精细化划分,实现“按需施教”。其中,党员教育对象细分为厅党组班子成员、基层党组织书记、在职党员(含机关及事业单位党员)、离退休党员、社会组织党员等5类;干部培训对象划分为机关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及其他人员3类,机关人员进一步细化为厅领导、处室单位负责人、其他处级干部、科级及以下干部4个层级,事业单位人员包括班子成员、管理人员、专技人员,其他人员覆盖借聘用人员、工勤人员、市县工信相关人员等。
针对不同群体,实施方案明确差异化学习重点。厅党组班子成员聚焦战略思维与宏观决策能力,重点研学党中央重大发展战略及工信领域前沿动态;年轻干部突出政治忠诚、理想信念、纪律规矩教育的同时加强优良作风与责任使命教育,锤炼斗争意识;新提任、转任干部侧重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廉洁从政等适配性培训;新考录、调入人员则围绕工信通识、法律法规、岗位技能开展“入门培训”。
锚定工信主责主业,“三位一体”学习提高
紧扣工信中心工作,打造“政治训练+履职能力+技术前瞻”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在“强党性、提本领、拓视野”上协同发力、全面提高。
一是强化政治训练。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将党章党规党纪、政治忠诚教育、警示教育等融入培训全流程,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二是提高履职能力。聚焦工信领域重点任务,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四链”融合等核心课题开展专项培训,组织实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投资技改、工业节能、技术创新等专业知识轮训,助力工信党员干部精准把握产业规律,提升服务企业的实战能力。
三是注重技术前瞻。紧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加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帮助干部拓宽视野,适应新时代工信工作新要求。
创新形式打造品牌,注重实效服务发展
不断丰富政治理论学习载体,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基础,依托福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优势,借助“1+N”特色学习阵地开展体验式、沉浸式现场教学,让党员干部在实景互动中感悟真理力量,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持续深化“请进来+走出去”,主动对接、参加工信部有关单位培训,与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等部门联合办班,动态学习先进发达省份的工信政策、工作做法,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基层授课,建立工信党员干部深入企业、重点项目一线挂职锻炼、蹲点调研工作机制,在攻坚克难主战场锤炼实战本领。
积极推进培训信息化,建立健全省工信厅党员干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线上+线下”同步学,主动征集学习需求,结合工信工作实际发布个性化学习推荐,鼓励工信党员干部职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学习。
近年来,省工信厅通过建立完善常态化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实战锻炼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有效促进党员干部实现政治能力和履职能力双提升,在服务企业纾困解难、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应对产业发展挑战等工作中的担当作为更加有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